政府信息公开
(县卫生健康局)
索引号
sjx/2025-00187
发布机构
双江拉祜族佤族布朗族傣族自治县中医医院
文  号
发布日期
2025-03-19
双江拉祜族佤族布朗族傣族自治县中医医院2025年预算公开
作者:管理员 浏览次数:50 字体:【

监督索引号53092500536100200000

目录

第一部分 双江拉祜族佤族布朗族傣族自治县中医医院2025年部门预算编制说明

一、基本职能及主要工作

二、预算单位基本情况

三、预算单位收入情况

四、预算单位支出情况

五、县对下专项转移支付情况

六、政府采购预算情况

七、部门“三公”经费增减变化情况及原因说明

八、重点项目预算绩效目标情况

九、其他公开信息

第二部分 双江拉祜族佤族布朗族傣族自治县中医医院2025年部门预算表

一、部门财务收支预算总表

二、部门收入预算表

三、部门支出预算表

四、部门财政拨款收支预算总表

五、一般公共预算支出预算表(按功能科目分类)

六、“三公”经费支出预算表

七、部门基本支出预算表

八、部门项目支出预算表

九、部门项目支出绩效目标表

十、部门政府性基金预算支出预算表

十一、部门政府采购预算表

十二、部门政府购买服务预算表

十三、县对下转移支付预算表

十四、县对下转移支付绩效目标表

十五、新增资产配置表

十六、中央和省、市转移支付补助项目支出预算表

十七、部门项目支出中期规划预算表

双江拉祜族佤族布朗族傣族自治县中医医院2025年部门预算编制说明

一、基本职能及主要工作

(一)部门主要职责

双江自治县中医医院成立于2001年5月,自成立以来至2023年12月与沙河乡卫生院共院共址,2023年12月22日完成整体搬迁至勐勐南路8号,实现独立运营,属股所级事业机构,2014年10月晋升为云南省二级甲等中医医院。搬迁后共有土地使用权14257.30平方米,建筑面积为15251.85平方米(1号楼2948平方米,2号楼3903平方米,3号楼8400平方米。),医院现有职工130人,医院共有编制床位215张,实际开放120张。是云南省中医医疗集团成员单位之一,是临沧市卫生学校中医教学实习医院及云南中医药大学教学实习医院,也是双江自治县中医药和民族医药事业发展牵头医院。承担县委、县政府及县卫生局交办的卫生工作。

(二)机构设置情况

双江拉祜族佤族布朗族傣族自治县中医医院院共设置35个内设机构,包括:16个临床科室(急诊科、内科、外科、妇科、针灸科、推拿科、老年病科、康复医学科科、风湿病科、治未病科、骨伤科、中医皮肤科、民族医学科、麻醉科、感染性疾病科、双一中校医室服务点),3个州市级重点专科(针灸科、风湿病科、老年病科),4个医技科室(药剂科、检验科、功能科、放射科),6个基层专家工作站(云南省中医医院“钱锐专家基层工作站”,云南中医药大学第二附属医院“范源专家基层工作站”、“蒋旭皎专家基层工作站”、云南省残疾人康复中心“姬卫华专家基层工作站”)、云南省中医医院陈艳林、赵志勇专家基层工作站,2个特色门诊(中医皮肤科门诊、民族医学科门诊),13个职能部门(党办、综合办公室、总务科、医务科、护理部、感控办、医保科、财务科、信息科、人事科、设备科、病案统计科、项目办);1个民族医药研究所(目前暂无编制,暂由中医医院承担相关工作)。

所属单位0个。

(三)重点工作概述

2025年是推动“十四五”规划建设成果落地生根的一年。我院将以提升基层医疗服务能力,优化资源配置,强化公共卫生服务为核心;以改革为动力,倡导竞争、敬业、进取精神;以人才培养为根本,努力提高全员职业能力;以质量治理为抓手,不断提高医疗服务水平;以安全生产为红线,切实保障行业安全,促进我院卫生事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把双江自治县中医医院建设成为具有“民族医药特色 和治未病康养结合的二级甲等中医医院”,打造一批具有示范带头作用和辐射能力较强的重点专科群。

今年中医医院发展的主要预期目标为:围绕提升基层中医药服务能力工程,做到中医药帮扶工作横向到边、纵向到底的帮扶模式,做到县、乡、村中医药服务能力全覆盖。不断加强对基层中心卫生院、乡镇卫生院中医馆规范化、标准化建设。到2025年底各乡镇卫生院100%均能开展10 项以上中医药适宜技术;100%的村卫生室能开展8项以上中医药适宜技术;各乡镇卫生院住院患者中,中医药参与辨证施治率达40%;门诊人次中中医诊疗人次占总门诊人次的30%;基层中医药服务能力显著提升。紧紧围绕二级甲等中医医院评审标准和云南省县级公立中医医院综合服务能力提升要求,健全 11+3+X 个临床科室,即夯实基础11个科室,(急诊科、内科、外科、针灸科、推拿科、康复科、风湿病科、疼痛科、骨伤科、治未病科、医学检验科、医学影像科12个科室) ;突出特色 (3个州市级以上中医临床重 点专科,其中省级重点(特色)专科不少于1个,即目前针灸科和风湿病科为市级重点专科,2021-2025 年积极申报针灸科、风湿病科、康复科等科室为省级重点专科或者特色专科,增设申报老年病科为市级重点专科) ;补齐短板 (X个发展短板即特色科室,即2025年创建基层专家工作站2-3 个、分中心1-2 个,增设中医皮肤科门诊、民族医学科门诊、中医儿科门诊、中医妇科门诊4个特色门诊),充分发挥中医药和民族医药特色优势,努力建成临床疗效显著提高、中医及民族医特色凸显和综合服务能力不断提升的二级甲等中医医院。

围绕以上目标,重点抓好以下五个方面的工作:

1.加快人才培养。一是制定人才培养计划。计划在五年内 ( 2020-2025 ) 选派100人次及以上中医骨干和护理人员进修和短期中医特色护理技术培训学习,即选派50人及以上学科带头人或科室骨干为期半年以上外出进修学习;选派50人及以上中医骨干及护理人员轮流参加中医理论和中医特色护理技能短期培训学习。首先,借助省级医院对口帮扶契机就地培养一批骨干人才和专科人才及采取请进来送出去的方式方法培养骨干人才,包括中医特色护理人才;其次,采取一定的激励机制和措施积极引进人才,根据岗位所需到各大院校进行人才招聘;再次,积极争取医院编制或编外人员编内管理政策,从外院引进技术型骨干人才及直接年薪制引进高端人才;最后,利用返聘退休名老专家的方式进行返聘专业技术才。二是建立人才保障机制。为保障骨干人才留得住、进得来,2020年—2025年计划引进编制外医护人员50-100名,平均每年 10-20名;其中10名计划纳入编外人员编内管理,纳入编内管理人员中计划护理人员3名,医技人员3名,临床医生4名。

2.加强重点(特色)专科建设。(1)为进一步完善中医专科专病防治体系,科学划分重点(特色)专科层次,充分发挥重点(特色)专科的辐射和带动作用,进一步加强我院重点(特色)中医专科建设,不断提升中医服务能力和水平,全面打造中医服务品牌,充分发挥中医药特色优势。在原有重点专科即针灸科、风湿病科建设的基础上,通过每年评选,遴选出其中一个市级重点专科申报为省级重点或特色专科,增设最适合医院发展的1-2个市级重点专科,努力形成预防保健、医疗科研、教学管理、康复治疗为一体,密切结合并相互促进的学科建设良性运行机制,将我院建设成为在市域内辐射力较强且中医特色和民族医药特色明显的 “二级甲等中医医院”。

(2)在专科建设中,对重点及特色专科建设实行四优先原则:人才培养优先,设备购置优先,经费投入优先,科研立项优先;增加重点(特色)专科投入,保障专科稳步推进,医院将按比例提取每年度业务收入的 2%-5%作为重点专科建设与人才培养的专项基金,针对专科开展的新业务、新技术所需设备、耗材倾斜和优先配置;对重点(特色)专科所需骨干型人才优先引进。这些政策和措施可以充分调动业务科室争创重点(特色)专科的积极性,使专科建设促进医疗业务整体水平提高,带动全院医疗业务的向前发展,形成具有自 身特色的诊疗优势。

3.创建“基层专家工作站”创建“基层专家工作站”是发挥省级名老中医药专家传承工作室的引领和辐射作用,也是提升中医药服务能力和水平、培养中医骨干人才的有效途径之一,通过“基层专家工作站”建设,加强工作站建设的管理,以切实提升医院的医疗服务能力、诊疗水平,切实提高中医药在优势病种中的临床诊疗能力、科研教学能力、学科人才培养能力、疑难疾病诊治能力,结合我县民族医药特色,形成一批具有中医药和民族医药特色的中医药、民族医药专科群,加强学术交流和区域协作,提高区域医疗服务水平。

4.开展民族医药工作。民族医药研究中心内设拉、佤、布、傣四个民族医药门诊,民族药房、民族医药展览馆、民族医药药浴馆、民族医药特色诊疗区、民族医药工作室等;开展民族医药诊疗服务,开设民族医药专科门诊,开展民族民间特色适宜技术;承担挖掘整理、抢救保护、传承利用工作,推广民族医药旅游、康养等绿色产品,研发民族药制剂。

5.营造良好中医文化氛围。繁荣发展中医药文化。通过开展流动义诊、举办专题讲座、举办“膏方节”及中医药民族医药文化节等方式,加大对中医药疗效和诊疗方式的宣传力度,充分展示中医药及民族民间医药的特点和优势,推动中医药知识和文化进企业、进校园、进社区、 进家庭,综合运用微信、广播电视、报刊等传统媒体和数字智能终端、移动终端等新型载体,大力弘扬中医药文化知识,宣传中医药在经济社会发展中的重要地位和作用。 同时充分发挥社会组织作用,形成全社会“信中医、爱中医、用中医”的浓厚氛围和 共同发展中医药的良好格局。

二、预算单位基本情况

双江拉祜族佤族布朗族傣族自治县中医医院编制2025年部门预算单位共1个。其中:财政全额供给单位1个;差额供给单位0个;定额补助单位1个;自收自支单位0个。财政全额供给单位中行政单位0个;参公单位0个;事业单位1个。截至2024年12月统计,部门基本情况如下:

在职人员编制39人,其中:行政编制0人,工勤人员编制0人,事业编制39人。在职实有38人,其中:财政全额保障38人,财政差额补助0人,财政专户资金、单位资金保障0人。

离退休人员13人,其中:离休0人,退休13人。

车辆编制2辆,实有车辆2辆,超编0辆。

三、预算单位收入情况

(一)部门财务收入情况

2025年部门财务总收入32101938.69元,其中:一般公共预算7472096.69元,政府性基金0元,国有资本经营收益0元,财政专户管理资金收入0元,事业收入24629842元,事业单位经营收入0元,上级补助收入0元,附属单位上缴收入0元,其他收入0元。较上年2024年部门财务收入28299971.55元对比增加了3801967.14元,增长了13.43% 主要原因分析:本年度中医院搬迁后各项工作逐步回暖,宣传到位,事业收入增加,故总收入增加。

(二)财政拨款收入情况

2025年部门财政拨款收入7472096.69元,其中:本年收入6536096.69元,上年结转收入936000元。本年收入中,一般公共预算财政拨款6536096.69元,政府性基金预算财政拨款0元,国有资本经营收益财政拨款0元。与上年(2024年)9977051.55对比下降了2504954.86元。下降了25.11%主要原因分析:一是人员退休,用于保障人员经费的收入减少;二是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基本药物项目、医疗机构能力提升项目收入较上年减少,故财政拨款收入较上年减少。

四、预算单位支出情况

2025年部门预算总支出32101938.69元。财政拨款安排支出7472096.69元,其中:基本支出5526096.69元。与上年(2024年)的5299158.05 元对比增加了226938.64元,增长了4.28%主要原因是:工资调整用于人员经费保障的支出增加;项目支出1946000元,与上年(2024年)4677893.5相比减少了2731893.5元,下降了58.4%。主要原因是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基本药物项目、医疗机构能力提升项目收入较上年减少,故财政拨款收入较上年减少。

财政拨款安排支出按功能科目分类,具体支出情况为:

1.社会保障和就业支出901236.48元,占财政拨款总支出的12.06。主要用于离退休人员公用经费开支、在职人员的养老保险缴费、职业年金缴费支出、残保金的上缴等。

2.卫生健康支出6177702.77元,占财政拨款总支出的82.068%。主要用于发放在职人员基本工资、津贴补贴、绩效工资;在职人员医疗保险缴费开支、在职人员公务员医疗补助缴费、在职及退休人员大病保险缴费;中医(民族)医院医疗支出、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医疗卫生机构服务能力提升、防治艾滋病等专用项目支出。

3.住房保障支出393157.44元,占财政拨款总支出的5.26%。主要用于在职人员住房公积金缴费。

五、县对下专项转移支付情况

双江拉祜族佤族布朗族傣族自治县中医医院2025年无对下专项转移支付情况。

(一)与中央配套事项

双江拉祜族佤族布朗族傣族自治县中医医院无与中央配套事项。

(二)按既定政策标准测算补助事项

双江拉祜族佤族布朗族傣族自治县中医医院无按既定政策标准测算补助事项。

(三)经济社会事业发展事项

双江拉祜族佤族布朗族傣族自治县中医医院无经济社会事业发展事项。

六、政府采购预算情况

双江拉祜族佤族布朗族傣族自治县中医医院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采购法》的有关规定,编制了政府采购预算,共涉及采购项目18个,政府采购预算总额8211000元,其中:政府采购货物预算6211000元、政府采购服务预算2000000元、政府采购工程预算0元。

七、部门“三公”经费增减变化情况及原因说明

双江拉祜族佤族布朗族傣族自治县中医医院2025年合计61400元,其中:

(一)一般公共预算财政拨款“三公”经费预算

双江拉祜族佤族布朗族傣族自治县中医医院2025年一般公共预算财政拨款“三公”经费预算合计0元,与上年对比持平,无增减变动,具体变动情况如下:

1.因公出国(境)费

双江拉祜族佤族布朗族傣族自治县中医医院2025年因公出国(境)费预算为0元,与上年对比持平,无增减变动,共计安排因公出国(境)团组0个,因公出国(境)0人次。

2.公务接待费

双江拉祜族佤族布朗族傣族自治县中医医院2025年公务接待费预算为0元,与上年对比持平,无增减变动,国内公务接待批次为0次,共计接待0人次。

3.公务用车购置及运行维护费

双江拉祜族佤族布朗族傣族自治县中医医院2025年公务用车购置及运行维护费为0元,与上年对比持平,无增减变动。其中:公务用车购置费0元,与上年对比持平,无增减变动;公务用车运行维护费0元,与上年对比持平,无增减变动。共计购置公务用车0辆,年末公务用车保有量为2辆。

(二)上级资金

双江拉祜族佤族布朗族傣族自治县中医医院2025年上级资金“三公”经费预算0元。

(三)自有资金

双江拉祜族佤族布朗族傣族自治县中医医院2025年自有资金“三公”经费预算0元。

(四)非财政拨款

双江拉祜族佤族布朗族傣族自治县中医医院2025年非财政拨款“三公”经费预算61400元。

八、重点项目预算绩效目标情况

双江拉祜族佤族布朗族傣族自治县中医医院根据重点项目预算的有关预算编制要求,本单位2025年编制了重点项目相关预算,具体情况如下:

1.防治艾滋病专项经费10000元。项目绩效目标:(1)强化宣教,筑牢防线。利用报刊、广播、电视和网络等宣传防艾知识和政策;(2)聚焦目标,精准施策。提高发现率,进一步扩大检测工作,提高检测的针对性和准确性;提高治疗率,提高新发HIV感染者和病人、既往阳性未治人员的成功转介率;提高治疗有效率,进一步建立良好的医患关系,提升在治病人的依从性。

2.医疗卫生事业高质量发展三年行动计划(第二批)补助资金(中医药适宜技术推广中心)经费800000元。项目绩效目标:(1)保证中医技术推广平稳落实。(2)保证民族医药深入人心,渗透到各乡镇,方便中草药材的开采和研发。

3.中医院信息化建设专项经费1000000元。项目绩效目标:(1)为优化患者就医流程,改善患者就医感受,我院决定推进信息化建设。(2)医院信息化促进了医院工作流程科学再造,随着信息化建设的不断深入,科室的工作效率大大提高,系统内将挂号、病人分诊就医、交费、发药、C超检查、影响检查、医学化验等环节实现了互联互通的救诊模式,配合各科的叫号排队系统使诊疗秩序井然,给病人带来方便,诊疗中的等候时间大大减少。信息化建设规范数据管理、减少错误操作,并能对不规范行为及时提醒、预警,正确引导或纠正诊疗工作,提高确诊率,减少失误,对保障医疗质量提供支持。

九、其他公开信息

(一)专业名词解释

1.一般公共预算收入:政府凭借国家政治权力,以社会管理者身份筹集以税收为主体的财政收入,主要用于保障和改善民生、维持国家行政职能正常运转、保障国家安全等方面。

2.一般公共预算支出:通过一般公共预算收入统筹安排的支出。其功能分类范围主要包括:一般公共服务、公共安全、教育、科学技术、文化体育与传媒、社会保障和就业、医疗卫生、节能环保、城乡社区事务、农林水事务、资源勘探信息等支出、住房保障支出等。

3.基本支出:是部门为保障其机构正常运转、行使单位职能、完成日常工作任务而编制的年度基本支出计划,内容包括人员经费支出和日常公用经费支出两部分。

4.项目支出:是部门为完成其特定的行政工作任务或事业发展目标,在基本支出预算之外编制的年度项目支出计划。

5.“三公”经费:“三公”经费预算数是指各部门从年初预算安排用于因公出国(境)费用、公务用车购置及运行维护费、公务接待费用的预算数。其中,因公出国(境)费,指单位工作人员公务出国(境)的住宿费、差旅费、伙食补助费、杂费、培训费等支出;公务用车购置及运行维护费,指单位公务用车购置费及租用费、燃料费、维修费、过路过桥费、保险费等支出;公务接待费,指单位按规定开支的各类公务接待支出。

6.政府采购:是指各级国家机关、事业单位和团体组织,使用财政性资金采购依法制定的集中采购目录以内的或者采购限额标准以上的货物、工程和服务的行为。

(二)机关运行经费安排变化情况及原因说明

双江拉祜族佤族布朗族傣族自治县中医医院属于事业单位,无机关运行经费。

(三)国有资产占有使用情况

截至2024年12月31日,双江拉祜族佤族布朗族傣族自治县中医医院资产总额47150110.98元,其中,流动资产9649846.09元,固定资产32260818.18元,对外投资及有价证券0元,在建工程4999300元,无形资产68041.43元,其他资产172105.28元。与上年相比,本年资产总额减少21948410.01元,其中流动资产减少17845364.37元,固定资产减少8149906.74元,无形资产减少28731.19元。处置房屋建筑物0平方米,账面原值0元;处置车辆0辆,账面原值0元;报废报损资产0项,账面原值0元,实现资产处置收入0元;资产使用收入0元,其中出租资产0平方米,资产出租收入0元。鉴于截至2024年12月31日的国有资产占有使用精准数据,需在完成2024年决算编制后才能汇总,此处公开为2025年1月资产月报数。

(四)空表说明

1、06表部门政府性基金预算支出预算表。本单位2025年度无政府性基金支出预算,故此表为空表。

2、08表部门政府购买服务预算表。本单位2025年度无政府购买服务支出预算,故此表为空表。

3、09-1表县对下转移支付预算表。本单位2025年度无县对下转移支出预算,故此表为空表。

4、09-2表县对下转移支付绩效目标表。本单位2025年度无县对下转移支付绩效目标支出预算,故此表为空表。

5、11表2025年中央和省、市转移支付补助项目支出预算表。本单位2025年无中央和省、市转移支付补助项目支出预算,故此表为空表。

监督索引号53092500536100200111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面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