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江拉祜族佤族布朗族傣族自治县人民政府 双江拉祜族佤族布朗族傣族自治县人民政府

政务信息
双江县政协"院坝协商"出良方 破解"健身不扰民"治理难题
发布日期:2025-04-03 04:42
作者:双江县政协杨新军、俸俊敏、杨绍波
信息来源:双江县政协
浏览次数:43
字体:【

“既要舞出健康活力,又要守住宁静家园!”近日,双江拉祜族佤族布朗族傣族自治县政协以一场别开生面的“院坝协商”会议,为破解广场舞“健身与扰民”矛盾,开出综合治理良方。通过深度调研、多方协商,形成了涵盖制度规范、精准管理、文明自治的系统性解决方案,在守护少数民族文化特色的同时,推动形成共建共治共享的基层治理新格局。

深调研:脚步丈量民情

双江拉祜族佤族布朗族傣族自治县境内居住有23种少数民族,占总人口的46%,布朗族人口占全国布朗族总人口的12.2%,是布朗族的主要聚居地和文化发祥地之一,被称为“中国多元民族文化之乡”。

广场舞打跳普及性广、参与者众多,作为地方特色的民间文化活动,在丰富群众精神文化生活、传承民族文化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随着活动规模不断扩大,噪声扰民等问题不同程度存在,也引起了市民的关心、关注。今年两会期间,政协委员就规范广场舞专门提出了提案。

今年2月初,县政协组建专项调研组,深入县城主城区勐勐镇、沙河乡等广场舞集中区域,走访3个社区、4个商业街区,了解到全县共有打歌队42家,梳理出不按规定报批、噪音扰民、设施不规范、制度不健全、用电安全隐患等问题。

广协商:院坝围坐话治理

3月27日,在县政协议事厅召开了以“协商出良方,健身不扰民”为议题的“院坝协商”议事会议。协商会上,12名县政协委员,与议题有关的部门人员,广场舞团队负责人、社区代表等近30名的协商人员围坐协商,直面问题,提出意见建议。

会上,县政协委员、县综合行政执法局副局长李松率先作发言:“依据前一阶段调研,我认为我县的广场舞活动主要存在问题有:基础设施薄弱,场地建设不能满足群众需求;有的团队没有规章制度;储物柜等设施不规范,影响市容市貌;存在用电安全隐患;噪音扰民等”。“今天机会很好,政协搭台,打歌队代表、相关部门及部分政协委员共同商议如何规范广场舞,作为管理广场舞的部门之一,也想听听大家的意见。”

“广场舞不仅在当地深受群众喜爱,还吸引了众多游客参与和体验,感受在双江生活的欢乐和喜庆。希望在音响储藏柜等设施上突出民族元素,给美丽县城建设添彩。”县老体协副主席李跃兰说。

县政协委员何根珍、李富秀和怡安社区代表王怀美说“有的打跳队舞曲的声音放得太大,影响了旁边居民的正常休息,建议打歌队之间,打歌队与社区之间相互沟通协调。同时,打歌队要加强自我管理,实现‘健身权’与‘安宁权’的和谐”,让广场舞成为弘扬民族文化的一道靓丽风景线”。

针对如何管控舞曲音量,县公安局张德桥、县检察院曾萍红、市生态环境局双江分局赵桂琴分别就《噪声污染防治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治安管理处罚法》等相关涉及音量法律法规进行讲解。建议广场舞场地的选址要避开学校、医院、酒店等环境敏感区,建立文明健身公约,处理好既护住文化根脉,又守住法律底线”。

勐勐镇、沙河乡以及相关社区代表表示,党和政府非常关心关注“一老一小”问题,把老年人群体的冷暖放在心上,切实为他们办实事、解难题,引导老干部发挥余热是我们的重要工作,建议组建职能部门巡查队、基层治理网格长监督队、群众志愿队三支队伍,加强广场舞群体在用电安全、文明舞蹈、音量管控等方面的宣传引导,建立夏季和冬季,学生考试、民族节庆弹性时段管控机制,让各族群众既当参与者更当管理者,在守护民族文化传统与保障群众权益间找到平衡点,绘就一幅"舞步不越界,欢乐不喧嚣"的基层治理新图景。

广场舞队代表武光富、李忠华等呼应道,此次协商会议正值双江40年县庆前召开,刚才听了各位政协委员、各部门和社区代表的意见,深切感受到对我们老年人的关心,接下来我们将健全广场舞相应的规章制度,加强自我管理。建议相关部门在制度管理、时间管控、地点选址上给予指导,在设施规范和摆放上给予民族元素的装扮,在守护民族文化传统与保障群众权益间找到平衡点,让每一曲调子都唱响团结与和谐的主旋律,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县政协委员、县政协提案委主任谢体辉听了大家的发言说:“这次议事会议融合了“两种协商”,实现了提案办理协商与“院坝协商”两种协商手段的有机融合,体现了“一案双商”的价值,既扩大了提案办理协商的范围和层次,又聚焦利益相关方的愿望和诉求,取得了宣传政策、引导预期、消除分歧、汇集众智的最佳效果”。


聚共识:多元共治绘就民族团结进步新画卷

会场气氛和谐热烈,与会人员各抒己见,协商既有民生温度又有法治力度,既保住了‘篝火不灭’的文化传统,又筑牢了‘和谐共处’的治理基石,绘就了边疆民族地区基层治理的生动答卷,会议达成了三项共识:一是规范广场舞团队申报流程,依规申报。二是完善广场舞活动相关制度,明确活动时段、音量、用电安全、播放歌曲、文明舞蹈、环境卫生、设施摆放等事项。三是相关部门要密切配合,建立联席会议制度,倡导广场舞群体遵守社会公德,爱护健身设施和环境卫生。

暮色渐深,民族文化公园、滨河公园、老干部活动中心响起欢快的打歌声,身着民族服饰的舞者,在传统韵律与现代文明的交响中,踏出了边疆治理的和谐节拍,共建共享“有一种叫云南的生活”的双江韵律。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面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