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实干笃行书写双江高质量发展新答卷
中共双江拉祜族佤族布朗族傣族自治县委书记 甄鹏
2024年,双江拉祜族佤族布朗族傣族自治县认真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和党的二十届二中、三中全会精神,始终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紧扣省委“3815”战略发展目标,全力夯实产业基础、厚植发展底色、强化民生保障、推动法治建设,以奋斗之姿、奋进之笔书写双江高质量发展新答卷。
双江县城
夯实高质量发展的产业基础。推动高质量发展,产业是基础所在。双江立足独特的自然资源、茶叶资源和多元民族文化资源优势,做大做强茶产业,大力实施“一县一业”示范创建,全县共有茶园32.15万亩;全省首家成立“三茶统筹”研究院,建立“中国双江冰岛茶荟”官方抖音平台,帮助企业和茶农销售茶产品突破4170万余元。巩固发展高原特色农业,建成高优蔗园4.5万亩、咖啡(坚果)17.06万亩、蔬菜3.56万亩、中药材1.37万亩。加快绿色工业发展,大抓市场经营主体培育,工业、批零住餐业企业数分别达1037户、1163户;持续优化营商环境,全力助企纾困;全市第一家开展政务服务“综合窗口”改革,社会评价良好。加快文旅融合发展,全方位、全领域展示双江丰富的文化旅游资源,让更多的人认识双江、向往双江。
厚植高质量发展的绿色底色。生态本身就是经济,保护生态就是发展生产力。双江深入打好蓝天、碧水、净土保卫战,上半年,全县环境空气优良率为93.8%。持续完善县城市政基础设施,有序推进乡镇生活污水收集处理设施及配套管网建设。深入实施农村厕所革命、村庄清洁行动和绿美乡村建设,打造省级、市级绿美村庄72个,镇区、农村生活垃圾处理设施覆盖率分别达100%、87.55%,让绿色真正成为高质量发展的底色。
构建高质量发展的民生保障。保障和改善民生是高质量发展的内在要求。双江积极推动学前教育普及普惠、县域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高考成绩创历史新高,本科上线率达52.6%。着力建强医疗人才队伍,完成医共体智慧医院信息化建设,双江县人民医院通过新一轮提质达标验收,全县医疗服务水平显著提升,每千人床位数为7.5张,每万人全科医生数为4.3人。抓实抓细重点群体就业,城镇登记失业率为3.05%。持续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完善动态监测帮扶机制,牢牢守住不发生规模性返贫底线,让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持续增强。
推动高质量发展的法治建设。高质量发展需要高质量法治予以保障。双江持续推动全面从严治党向纵深发展,深入实施清廉云南建设临沧实践双江行动,加快构建山清水秀的政治生态。把为民造福作为最大的政绩,努力建设让人民满意的服务型、法治化政府。持续抓好矛盾纠纷排查化解和命案防控,2023年度群众安全感满意度综合满意率为97.14%。扎实推进“利剑护蕾”专项行动,持续净化校园及周边环境和社会、网络环境,严厉打击电信网络诈骗等各类违法犯罪活动。着力抓好全国禁毒示范城市创建,有序推进新一轮全国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县创建,努力建设更高水平的平安双江、法治双江,让高质量法治建设护航高质量发展。
一分部署,九分落实。双江将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和党的二十届二中、三中全会精神,持续深化作风革命效能革命,突出“快”字转作风提效能,把抓落实贯穿于高质量发展全过程,奋力谱写中国式现代化双江新篇章。
延伸阅读
引育人才
补齐医疗卫生服务短板
双江县属边疆民族欠发达地区,人才一直是制约当地医疗卫生事业发展短板问题。双江县委、县政府紧紧围绕“既要引进人才,更要留住人才”的目标,竭尽全力营造爱护人才、珍惜人才的环境,积极引进医疗卫生专业技术人才,推动医疗卫生事业高质量发展。
2017年,市委、市政府出台援建边疆帮扶临沧医疗卫生人才政策,为人才引进提供了制度保障。双江县积极用活用好帮扶政策,制定完善医疗卫生人才援建边疆帮扶双江工作方案,切实引进了一批省内外优秀医疗人才,推动医疗卫生服务能力大幅提升。自2018年以来,双江县累计引进急需紧缺高层次人才14人。
帮扶医生进行实操教学
朱伟红医生就是帮扶双江的其中一员。于2020年被聘为双江县人民医院耳鼻喉科主任,与双江结下了深厚情谊。一直以来,朱伟红医生将自己所知、所学、所长,通过门诊坐诊、查房讲解、手术带教等方式毫无保留地传授给同事,帮助更多医生掌握先进的医疗和护理技术,全力满足群众的看病就医需求,促进科室医疗水平持续提升。“在未聘请朱医生之前,我们没有独立的耳鼻喉科病区,只能提供简单的门诊服务,无法满足当地群众的就医需求,现在我们有了独立的耳鼻喉科住院病区及门诊病区,可以让更多患者就近就医。”双江县人民医院耳鼻喉科医生周天梅说。
小儿气管异物取出治疗术,一直是全县诊疗技术的短板弱项。2020年10月,朱伟红医生接到一例因睡眠打鼾憋气就医的5岁儿童患者,通过检查发现患儿气管里有活体蚂蟥,随即安排手术,仅几分钟就取出了活体蚂蟥,解除了患儿气道梗阻的病状。通过这台手术,双江县人民医院的社会声誉和影响力大幅提升,市内外的小儿气管异物患者开始陆续到双江就医。目前,双江县人民医院已开展小儿气管异物取出术近50例,抢救成功率达100%。近年来,在朱伟红医生的带领下,耳鼻喉科成功开展耳鼻喉科常规手术、扁桃体癌或喉癌切除术、气管异物取出术,以及马德龙病手术治疗、帕博利珠单抗联合AP方案诱导治疗局部晚期头颈鳞癌等重大疑难手术与新技术共1500例。
帮扶医生在教学
朱伟红医生在双江医疗事业上取得的成绩和作出的贡献,是双江人才引进有力推动医疗卫生事业蓬勃发展的一个缩影。如今,双江其他医疗科室领域的发展也欣欣向荣、蒸蒸日上。比如,妇科专家真酌医生带领开展的经脐单孔腹腔镜术、经阴道单孔腹腔镜治疗妇科肿瘤,荧光腹腔镜精准治疗妇科恶性肿瘤等医疗服务在全市领先;眼科专家李回力带领开展的白内障手术、青光眼术、眼球摘除术等业务,有效治疗了一批眼疾患者;重症医学科专家张翔宇带领优化门急诊就诊流程,切实提升了医院急诊急救能力。
双江县充分利用上海十院对口支援帮扶、医联体建设等契机,大力培养本土人才,着力打造技术水平高、服务质量优、带动作用强、群众认可度高的品牌科室。目前,上海十院已选派28批次116名业务骨干下沉帮扶双江。同时,双江与省内外知名、具有专科特色的三级医院合作建成34个专家工作站,有23个科室加入专科联盟。
品牌赋能
全链发展茶叶产业
双江县是勐库大叶种茶的发源地,是“中华国茶名片”冰岛茶原产地,境内生长着全世界密度最大、海拔最高、植被保存最完整、抗逆性最强的1.27万亩野生古茶树群落。
近年来,双江县委、县政府全面贯彻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立足茶叶资源禀赋推进“两山”理论的双江实践,走出了一条生态美、产业兴、百姓富的可持续发展之路。目前,全县共有茶园面积32.15万亩,可采摘达26.65万亩,有SC认证茶企110户、茶叶初制单位4012户、茶叶专业合作社和家庭农场436个。双江被评为全国最美茶乡、全国茶产业百强县、全省茶产业十强县、云南省“一县一业”茶产业示范县。
“每到采茶季节公司都需要大量招聘人员,并首先在周边完成招聘。”俸字号古茶有限公司杨贵洪表示,因为双江茶产业兴旺,村民很少外出务工,就地就近务工已成常态。
冰岛茶农正在采摘冰岛茶
2023年,双江县涉茶人口共13万人,全县毛茶产量2.3万吨,实现农业产值22.5亿元;精制茶累计产量1.8万吨,实现工业增加值35.5亿元,综合产值达88亿元,实现茶农茶叶人均纯收入1万元以上。
“在发展过程中,尽管双江县已取得显著成绩,但仍存在茶文化挖掘不够、科技支撑不足、品牌效应不凸显等问题。”云南茶学专家徐亚和介绍。
针对薄弱环节,双江县坚持做好“三茶统筹”文章,推动茶文化、茶产业、茶科技协同发展。成立了以县委书记为组长的“三茶统筹”工作领导小组,省内首家成立“三茶统筹”研究院,全力建设全国“三茶统筹”标准化发展云南示范区;编制完成《双江县2023-2025年“三茶统筹”发展规划》,把年度任务细化分解,让规划先行铺好发展“路子”,全面构建茶文化、茶产业、茶科技“三位一体”的现代茶叶体系,推动茶产业持续高质量发展。
“中国双江冰岛茶荟”在助农直播
“茶友在短视频平台上刷到的中国双江冰岛茶荟直播间,是普洱茶界唯一的政府官方直播间……”依托“三茶统筹”研究院,中国双江冰岛新媒体账号应运而生,3.7万单、4220万元是中国双江冰岛茶荟直播间截至目前的销售业绩。
通过新媒体运营,双江县开发“一叶一树一情”古茶树保护认养项目,挖掘茶文化,抓好茶产业。同时,吸纳茶叶科技创新服务团队,成立云南省农业现代化重点产业茶叶专家组双江工作站,用好茶科技,抓好茶产业数字化建设,引领“一品冰岛 茶香双江”品牌建设。建立勐库大叶种茶大数据服务中心,完成12类数据信息空间化和图层服务化,形成主体智慧茶业、鲜叶采摘、产业信息、产能分析、一张图5类综合可视化展示与分析应用,推动茶产业新质生产力全要素高质量融合发展。
接下来,双江县将持续以“三茶统筹”为引领谋划发展壮大茶产业,深入推进“一县一业”示范县创建,不断提升“勐库大叶种茶”公共品牌影响力,努力打造世界一流茶产业。
融合发展
拓展乡村旅游新业态
乡村旅游是推进乡村全面振兴的重要引擎。近年来,双江县立足自然资源、茶叶资源和多元民族文化资源优势,围绕打造健康生活目的地目标,着力抓好乡村旅游工作。
荣康达乌龙茶庄园
2023年以来,云顶筑巢茶庄园酒店被公布为云南省首批半山酒店,荣康达乌龙茶庄园获省级绿美景区标杆典型;景亢村被评为云南省最美乡愁旅游地,景亢村、公弄村入选《云南省农文旅融合示范案例汇编》;允俸村被命名为第一批云南省金牌旅游村,来冷红景区列入省级绿美景区标杆典型推荐名单公示;双江情逸茶旅被评为省级新业态企业,老谢、清雅、腊源被列入省级旅游民宿培育库名单。2023年,全县共接待游客214万人次,旅游业总收入约20亿元。
蓝屋顶、白墙壁,繁花盛开、孔雀栖息,蜂桶鼓舞、创新发展。走进双江,滇西文化、自然生态、边疆风情和多彩民族相互交织,以游促农、以游兴农、以游强农成效明显。
双江县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对旅游工作作出的重要指示精神,认真贯彻落实党中央的决策部署和省委、市委的工作要求,深入推进“十四五”文化旅游产业发展规划,以党支部为引领,坚持规划先行,深挖特色旅游项目,构建“以点连线,以线连片,以片成面”的旅游发展新格局。景亢村建设“城郊旅游目的地”、那京村建设“金链子花盛开村庄”、那落村建设“花果飘香的村庄”……同时,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主线,重点开发打造拉祜族、佤族、布朗族、傣族为主的四条精品旅游路线。
双江县积极探索以“绿水青山为形、农耕文化为魂、美丽田园为韵、生态农业为基”的发展之路,推动产村融合、农旅融合、文旅融合发展,形成多元民族文化游、古茶文化游、田园乡村游、澜沧江休闲游四大核心产品,打造具有地方特色的本土品牌。同时,加快推进乡村旅游基础设施建设,不断完善“吃住行游购娱网厕”要素配置,在“线”上延长旅游产业链,加快把双江建成国家级全域旅游示范县。
景亢村俯瞰
在加快旅游景点开发建设方面,按5A级旅游景区标准规划建设勐库冰岛古茶山茶旅研学度假区,抓实景亢傣族风情村4A级旅游景区创建工作,巩固提升来冷红等4个3A级旅游景区创建水平,争创冰岛3A级旅游景区。
打造旅游“硬件”,需要人文内涵支撑。双江县立足浓郁的民族文化和古茶文化,不断提高浦家大院、忙糯石刻群、白象寺等文物保护单位的保护利用水平,让文化遗产焕发生机;持续推进文化产业与旅游深度融合,加大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及项目的申报力度,提升旅游产品的创意和设计服务,做大做强茶叶、土陶、美食、民族服饰等特色旅游产品,满足游客多样化购物需求。
让乡村旅游“旺”起来,品牌推广和扩大交流合作必不可少。双江县依托“有一种叫云南的生活”“有一种温度叫临沧”,以“茶香双江”“多元民族文化”为主题,持续组织参加中国南亚博览会、创意云南文化产业博览会等节庆活动,并借助抖音、微信等新媒体平台,全方位、全领域展示好双江丰富的文化旅游资源,形成现象级文旅营销态势,不断提升双江文化旅游的知名度和美誉度,让更多的人认识双江、向往双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