勐勐镇2023年第一季度食品安全工作,在县委县、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在县食品安全委员会的具体业务指导下,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坚决扛实食品安全属地管理责任,结合年度食品安全重点工作安排,从严从实落实党政同责抓食品安全工作的要求,用扎实有效的工作措施,本着“生命至上”的理念,坚持以预防为主的工作方针,全面筑牢食品安全底线,扛实责任、突出重点、强化措施、切实保障辖区食品安全,各项工作稳步推进。
一、领域食品安全状况
在镇党委政府及各村、社区、全镇干部职工的努力和广大群众的支持下2023年第一季度辖区未发生食品安全事故,食品安全状况保持持续向好态势。
(一)加强领导,强化责任落实。勐勐镇党委、政府高度重视食品安全工作,及时调整充实食品安全工作领导小组,工作分工明确,明确专人专抓专管。制定《勐勐镇食品安全事故应急处置预案》、《勐勐镇食物中毒防控包保工作方案》、《勐勐镇加强两个主体责任包保工作方案》,召开专题会议1次、工作推进会2次,以工作清单形式向17个村、社区、镇教办交办食品安全工作2次,将食品安全工作纳入党委政府重点工作同部署,同安排。同时纳入年度工作计划,定期研究部署,督促落实。建立每月工作通报制度,健全考核和督查机制,构建“乡、村、组”三级联动机制,进一步明确职责、强化措施、落实任务,为食品安全工作提供坚强组织保障。
(二)全方位开展宣传工作和加强监管力度。为切实加强对散装白酒,药膳药酒,草乌、附子毒性中药材的中毒防控,抓实对农村集体聚餐群体性食品安全事故防控,在宣传工作上重点发力。一是组织各村组持续播放食品安全知识语音宣传,重点播放集体聚餐食品安全,散装白酒安全语音,各村组播放食品安全知识语音广播260余次以上。二是组织召开村组会议进行宣传,辖区17个村、社区挂村领导组织召开各村村级食品安全会议,村“两委”干部、驻村工作队员配合村民小组长分别召开各自然村组群众会议,对各村组群众就食品安全进行宣传提醒,共悬挂宣传标语86条,同时形成了只要召开群众会议必讲食品安全的良好氛围。三是着力规范监管体系。采取现场核查的方式,对申请许可对象的经营场所进行核查,对不符合相关规范的行为责令整改后方可许可经营。在现场核查中对“三防”设施不达标的下发整改通知,认真把好食品经营准入关,切实维护人民群众“舌尖上的安全”。四是加大日常监管力度。为切实保障中小学及农村集体聚餐饮食安全,采取日常监管、联合检查等形式。开展了春季、“净餐馆”“食安心”、学校食堂日常监管、学校周边小卖部、农村食品安全等专项检查,重点检查学校是否落实了防止食物中毒的“四个严禁和一个留样”要求。五是抓好年检和市场主体倍增工作。第一季度完成个体工商户年检完成率达61%、合作社年检完成率达98.51%,企业年检完成率69.09%,办理个转企完成率15.38%,办理个体营业执照116户,完成率17.11%。
(三)扎实开展专项检查。一是开展校园及集体配餐单位食品安全检查,落实守护校园食品安全行动,对全镇25所学校食堂及1家集体配餐单位进行了检查,并将发现问题清单及时反馈,督促学校抓实校园食品安全工作。二是持续推进“净餐馆”“食安心”专项行动,共检查辖区内餐饮服务单位400余户。三是抓实对预包装食品销售环节的检查指导300余户,勐勐市场监督管理所牵头,镇、村(社区)配合摸清底数,确保“两个主体责任”落实到人,督促各小百货店、小超市落实进货索证索票,过期食品自查,确保流通环节食品安全。排查上级反馈存在质量问题“泰国香米”7户,未存在违法经营行为。四是开展散装白酒质量安全宣传教育及散装白酒整治专项行动。五是巩固爱国卫生健康县城“净餐馆”、“管集市”专项整治。按照全省推进“七个专项行动”总体目标要求,勐勐镇全力开展“净餐馆”、“管集市”专项行动,对辖区的餐饮业和农贸市场进行整治,保障餐饮消费安全、放心、舒心、农贸市场环境整洁、安全、有序。督促餐饮服务单位落实食品安全主体责任。六是严守特种设备安全底线,与12家特种设备使用单位签订了《特种设备单位安全告知书》。检查特种设备使用单位3家,有效确保特种设备使用安全。七是指导各村、社区信息员做好农村自办宴席登记备案工作,第一季度农村自办宴席共备案132起4015桌34523人。
(四)开展落实食品安全“两个责任”工作。根据食品安全落实“两个责任”工作部署,组织镇挂钩包保任务领导班子成员和村干部开展2023年第一季度对辖区包保主体的挂包督导工作,进一步压实食品经营者的主体责任。
二、存在问题及原因
(一)监管力量和经费严重不足。由于执法人员老龄化严重,加之监管任务及中心工作任务繁重,难以100%监管到位。
(二)部分群众食品安全意识不强,农村自办宴席报备不积极不规范。原因分析:一是农村集体聚餐无固定场所,无公用厨具,农村公共服务设施投入不足集体聚餐食品安全知识宣传工作力度不够,宣传方式方法单一,宣传工作没有做到全覆盖,存在宣传盲区和死角,对群众的教育引导工作措施不细不实。二是部分村组干部工作责任心不强,对辖区的自办宴席没有及时跟进提醒农户落实申报备案的情况发生。
(三)辖区部分食品经营小超市、小百货店依然存在过期食品。
原因分析:食品经营者文化素质偏低,食品安全自查意识,自查能力弱,个体工商户持有索票索证意识低,对自己经营的食品没有养成定期自查的习惯,造成不能及时清理过期食品。
(四)春季学期对学校食堂检查,存在的安全隐患问题较多。
原因分析:学校食品安全校长(园长)负责制责任扛得不牢,对学校食堂食品安全监管不到位。大部分学校未做食品留样及记录。学校食堂从业人员配备不足。绝大多数老师和家长反映学生伙食标准过高,且配送的蔬菜不新鲜,存在干瘪现象。
三、面临的食品安全风险隐患
(一)集体聚餐方面。疫情管控放开后,农村自办宴席增多,农村集体聚餐食品安全风险隐患增加。
(二)属地监管责任落实方面。镇、村(社区)两级干部,学校负责人,单位食堂负责人食品安全思想认识有差距,对食品安全知识学习不够,不主动分析研究食品安全存在的风险隐患,食品安全责任意识筑得不牢,没有危机感,属地责任落实不到位,工作落实不坠底,部分人员对全镇食品安全工作存在麻痹大意思想,安全发展思想意识松懈。
(三)野生菌中毒防控方面。第二季度进入雨季,部分野生菌陆续出现,对辖区群众自采误食有毒野生菌防控,将是第二季度食品安全工作重要风险隐患。
四、采取的应对措施及建议
(一)进一步加强组织领导,扛实防控责任。在下步工作中,勐勐镇将进一步提高政治站位,切实加强组织领导,增强食品安全和食用野生菌中毒防控工作的使命感和责任感;切实履行责任主体责任,扛实责任主体责任,坚决执行包保分片制度,一级一级把责任落实到人,一层一层把压力传导到最底层,坚决做到“守土有责、守土尽责”,坚决杜绝食品安全和食用野生菌中毒事件的发生。
(二)进一步强化宣传引导,注重工作实效。我们将继续做实做细宣传教育引导工作,在宣传对象上,做到全覆盖、无死角;在宣传内容上,突出针对性、高接受。在宣传载体上,突出多样性、灵活性,切实增强人民群众安全意识。针对群众对食用野生菌中毒危害认识不足、存在侥幸麻痹心理、鉴别能力较弱、防治急救知识缺乏等,是食用野生菌中毒事件多发频发的重要原因。我们将农村群众作为宣传主阵地,持续加大宣传力度,最大限度向群众普及预防野生菌中毒科普知识,并安排专人逐户宣传,提高群众自我防范意识和能力,减少误采误食野生菌中毒事件发生。严格餐馆、单位食堂的监管,加强农村自办宴席管理,坚决杜绝群体性野生菌中毒事件发生。
(三)突出重点抓监管,增强防控效果。
按照 “四个最严”要求,守护安全底线。把保障食品安全作为第一要务,持续开展乳制品、内制品、散装白酒及餐饮质量安全提升行动。并加强重点领域监管,加大对食品加工“小作坊”、“小摊贩”“小锅酒”突出重点,抓好亮证照经营。食品经营、学校食堂和周边食品经营店加强安全监管力度,指导好农村自办宴席登记备案工作。深入推进“净餐馆”专项行动。根据省、市、县“净餐馆”专项行动文件精神,按照《餐饮服务环境卫生全改善行动工作规范和标准》要求,实现辖区内学校食堂环境卫生全达标并录入,持续推进小型餐馆、餐饮食品摊贩五个达标。
(四)进一步整合多方力量,强化督查检查。由镇分管领导负总责,市场监管所等相关成员单位配合开展对辖区内的个体商户进行再检查,特别是食堂 “三防”设施达标,过期食品、个体工商户持有索票索证等情况进行再检查、再督促,使其形成常态化工作。同时进一步加强对农贸市场、餐饮服务单位的监督检查,督促市场开办者、食品经营者落实主体责任,严防来历不明、辨识不清、混采混卖的有毒野生菌上市销售。
(五)进一步加强应急处置,确保信息畅通。进一步建立健全报告制度,畅通信息渠道;开展组织开展相关知识培训和食品安全应急演练,通过“实战化”演练,增强全镇干部职工、村组干部,特别是领导干部的应急处突能力、综合协调能力
五、下一步重点工作落实的措施
(一)加强对食品安全的组织领导。勐勐镇将持续深化食品安全党政同责认识,扛实扛牢工作责任,认真履行属地监管责任,落实勐勐镇党委班子会议研究部署食品安全工作制度,认真研究食品安全工作中的困难问题,加大对食品安全工作投入保障力度,按照年初制定计划目标,督促挂村领导班子成员带领村“两委”认真分析研判本村食品安全工作,积极整改上级巡查、督查检查发现问题,坚持全面推动、广泛动员,推进全乡食品安全社会共治,营造良好的食品安全环境,确保2023年我镇食品安全形式持续向好。
(二)加强雨季野生菌中毒防控。把加强雨季野生菌中毒防控作为2023年食品安全工作重点,认真分析研判勐勐镇野生菌中毒防控存在的困难问题,同时加强野生蜂蜜、野菜、野果中毒防控工作,用强有力的宣传,确确实实提高群对毒野菌生中毒防控常识,杜绝群众自采误食有毒野生菌而发生野生菌中毒事故。
(三)加强集体聚餐食物中毒防控。加强农村集体聚餐监管,指导聚餐举办者做好聚餐备案,发挥基层党组织战斗堡垒作用,发挥基层党组织体系网和社会治理网作用,由村“两委”逐步培养所辖各自然村组集体聚餐厨师队伍,确保从业人员身体健康,有条件的村组逐步引导群众集体聚餐到固定场所举办,探索合理的村规民约约束机制和制度,降低集体聚餐食品安全风险,筑牢群体性食物中毒事件发生的防控底线。
(四)加强食品安全宣传力度。一是做实与各村农户全覆盖签订《食品安全告知书》工作。二是用群众会、发放宣传资料、悬挂食品安全布标、张贴食品安全宣传画报、张贴食品安全预警公告、播放食品安全语音广播,村组微信群、食品安全进校园活动等多形式全面开展宣传,加强对孤寡老人,留守妇女儿童,重点人群的关注,切实把宣传工作做实做透,确保不留盲区死角,不漏一户一人。三是通过开展散装白酒专项整治,以整治促宣传,提高全乡散装白酒食品安全宣传效果。
(五)深入推进落实食品安全“两个责任”工作。压实乡村两级有挂包任务的干部,严格执行日管控、周排查、月调度的管理制度,落实好对包保食品生产经营主体每季度不少月一次的督导检查工作,有效提高包保干部食品安全监管履职能力,通过督导提高食品生产经营主体经营管理水平,食品安全自查能力,及时消除食品安全隐患。
(六)进一步加强应急处置,确保信息畅通。一是全面做好应急值班准备,节假日、周末值班实行镇主要领导带班在岗,分管领导、工作人员值班在岗,节假日各村值班人员在岗,保持24小时通讯畅通,镇纪委加大值班期间值班纪律抽查检查,压实应急准备工作。二是进一步建立健全报告制度,畅通信息渠道;开展组织开展相关知识培训和食品安全应急演练,通过“实战化”演练,增强全镇干部职工、村组干部,特别是领导干部的应急处突能力、综合协调能力。
附件:1.对应报告的文件资料
2.对应报告的图片资料
勐勐镇人民政府
2023年4月3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