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府信息公开
(勐勐镇)
勐勐镇农村危房改造和抗震安居工程建设及易地扶贫搬迁三年行动计划工作开展情况汇报
发布日期:2023-10-16 09:39 信息来源:双江县政府办 浏览次数:21 字体:【

尊敬的樊组长,督查组各位领导:

为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扶贫开发战略思想和考察云南重要讲话精神以及中央、省、市、县扶贫开发工作会议精神,以更加明确的目标、更加有力的举措、更加有效的行动,坚决打好打赢脱贫攻坚战,在省、市、县各级各部门的关心支持下,勐勐镇集中开展了脱贫攻坚工作,现将目前工作开展情况作简要汇报。

一、农村危房改造和抗震安居工程建设开展情况

(一)基本情况

全镇共有危房3315户需改造建设,其中,建档立卡贫困户2492户。从地域分布上看,彝家村345户(建档立卡贫困户198户),邦迈村185户(建档立卡贫困户117户),忙建村355户(建档立卡贫困户297户),大吉村219户(建档立卡贫困户175户),红土村313户(建档立卡贫困户247户),细些村282户(建档立卡贫困户223户),同化村369户(建档立卡贫困户324户)。其余10个村(社区)共有危房1247户(建档立卡贫困户911户)。

(二)任务及进度

根据《双江自治县开展农村危房改造和抗震安居工程建设大会战实施方案》中下达的2016至2018年农村危房改造和抗震安居工程建设分年度建设任务要求,2016年实施1913户,2017年实施1251户,2018年实施151户,使全镇农户均能住上抗震安居房。

按照“六个一批”的要求,采取易地搬迁新建663户(建档立卡贫困户363户,非建档立卡贫困户300户),原址拆除重建2129户(建档立卡贫困户2129户),改造加固除危194户,保护修缮提升62户,进城定居27户,政府兜底240户,确保危旧房改造全覆盖。

二、易地扶贫搬迁三年行动计划工作开展情况

根据县委、县政府扶贫易地搬迁三年行动计划的总体要求,勐勐镇确定了12个易地扶贫搬迁安置点,搬迁总规模663户2610人。其中:彝家道班梁子安置点110户429人、彝家张家寨寨子家脚13户51人、细些大寨安置点60户237人、红土邦佑安置点128户505人、邦迈大寨洼子安置点34户134人、忙乐大寨家脚安置点83户327人、邦迈铁坡安置点43户170人、大吉平掌安置点40户158人、忙建南利、南岸安置点52户252人、大荒田新寨安置点20户79人、同化力打安置点40户158人、同化大寨安置点40户110人。

三、工作措施

(一)加强领导,为农村危房改造提供组织保障。一是成立了脱贫攻坚工作领导小组,由镇党委主要领导任组长,各班子成员任副组长,各站所负责人,驻村工作队,各村(社区)党总支书记和主任为成员,整合包村部门、单位及驻村第一书记、帮户干部和大学生村干部等力量,组建驻村扶贫工作队,做到每个村都有驻村扶贫工作队,都有第一书记,每户贫困户都有帮扶责任人,推动精准扶贫精准脱贫各项措施落实。二是组建镇、村两级联席会议。镇级联席会议办公室由镇人民政府镇长担任总召集人,镇人大主席、镇党委副书记、分管扶贫工作的副镇长担任召集人,镇规划建设服务中心主任担任办公室主任并抽调相关人员;村级联席会议办公室由挂钩市、县级领导担任总召集人,包村部门领导担任召集人,各村(社区)工作队长担任办公室主任。镇、村两级联席会议办公室负责统筹协调联系和组织落实脱贫攻坚“挂包帮、转走访”日常工作,主动承担工作职责,确保工作取得成效。三是成立了镇农村危房改造和抗震安居工程建设大会战指挥部,统筹协调农村危房改造和抗震安居工程建设。先后召开全镇性的脱贫攻坚工作专题会议7次、脱贫攻坚大会战指挥部会议10余次,就脱贫攻坚各项工作进行具体的研究部署。

(二)科学谋划,合理制定农村危房改造工作方案。按照“易地搬迁新建、原址拆除重建、改造加固除危、保护修缮提升、进城定居、政府兜底”六个一批的要求,计划采取易地搬迁新建663户(建档立卡419户,非建档立卡244户),原址拆除重建1883户(建档立卡1833户,非建档立卡50户),改造加固除危472户,保护修缮提升30户,进城定居27户,政府兜底340户,确保危旧房改造全覆盖。在进度计划上,根据全县农村危旧房改造和抗震安居工程建设任务要求,2016年,计划实施1913户,其中:易地搬迁新建454户(建档立卡户338户,非建档立卡户116户),原址拆除重建1091户(建档立卡1091户),改造加固除危230户,保护修缮提升30户,进城定居8户,政府兜底100户;2017年,计划实施1251户,其中:易地搬迁新建209户(建档立卡户81户,非建档立卡户128户),原址拆除重建792户(建档立卡742户,非建档立卡户50户),改造加固除危100户,进城定居10户,政府兜底240户;2018年,计划实施151户,其中:改造加固除危142户,进城定居9户。

(三)开展大会战,确保危旧房改造全覆盖。按照突出以建房为主,统筹公共基础设施配套和农村产业发展的要求,在巩固原有村庄规划的基础上,按照“新村寨、新产业、新生活、新环境、新发展”的要求,根据村落大小、自然风貌,遵照群众意愿,结合地域特点、融合民族元素,按照“自上而下,自下而上,以下为主”原则,因地制宜做好村庄规划,同时,统筹布局建设用地,合理配套村庄功能,使改造后村庄的水、电、路、网等公共基础设施与房屋协调统一。

(四)落实帮扶任务,扎实开展“挂包帮、转走访”工作。勐勐镇及时与省、市、县三级挂联部门领导、干部联系,商定结对的贫困户、帮扶对象,按照建档立卡村重点布局、非建档立卡村全辐射的方式,切实做到“挂包帮、转走访”全覆盖。一是领导挂点。市委组织部部长、市级各挂联部门领导及17个县处级挂钩领导深入联系点调研指导,帮助协调解决突出问题。二是部门包村。结合各级各部门领导挂联点,1个省级单位、9个市级单位、39个县级单位根据工作要求,充分发挥部门优势,帮助帮扶村优化村庄规划和保障民生的基本公共服务设施,确保了帮扶项目到村、帮扶干部到村入户,政策宣传入户、致富项目入户、关怀温暖入户,帮助结队到户。三是干部帮户。包村部门的干部职工根据17个村(社区)的实际,采取“一帮一”、“一帮几”、“几帮一”或“支部帮”等方式结对帮扶所有建档立卡贫困户。驻村帮扶工作队和第一书记驻村扎实开展工作,积极政策宣传、动员群众,使农村危房改造和抗震安居工程建设补助政策和优惠贷款政策家喻户晓。

(五)结合实际,认真执行相关扶持政策。结合中央、省、市委、县委关于农村危房改造和抗震安居工程及易地扶贫搬迁三年行动计划相关政策:一是列入省易地扶贫搬迁三年行动计划的建档立卡贫困户每户补助4万元、非建档立卡贫困户每户补助3.5万元,并在农户自愿并具备偿还能力的前提下,帮助协调6万元以内年利率2%的3年贴息期贷款支持;二是建档立卡贫困户原址拆除重建每户补助2.5万元、非建档立卡贫困户原址拆除重建的每户补助2.3万元、进城定居农户每户补助2万元,并在农户自愿并具备偿还能力的前提下,帮助协调5万元以内年利率2%的3年贴息期贷款支持;三是加固改造除危和保护修缮提升农户每户补助1万元;四是政府兜底农户每户补助4万元,由各乡(镇)政府兜底建设40至60平方米的基本安全住房。同时,从2016年1月1日起,实施易地搬迁新建、原址拆除重建、加固改造除危、保护修缮提升,并于2016年底前完成改造的农户,经验收合格并入住后给予每户2000元奖励;2017年底前完成改造的农户,经验收合格并入住后给予每户1000元奖励;每年评选出一批带头示范农户和新农村建设理事会或联建委成员、互助组领头人,分别给予每户带头示范农户、每名成员和领头人600元的奖励,并颁发荣誉证书,授予带头示范农户“脱贫攻坚危旧房改造带头示范户”牌匾。

在下步工作中,我们将以此次督查工作为契机,有信心和决心发扬成绩,改进不足,拿出真本事,勇啃硬骨头,坚决打赢精准脱贫攻坚战。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面
分享: